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刘振中初中化学工作室

Clear Head + Clever Hands + Clean Habits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化学王国的“语句”——方程式  

2011-10-21 23:54:51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化学语言中的“语句”——化学方程式

编辑:刘振中

        化学家用元素符号代表元素,用元素符号的组合——化学式代表各种各样的物质。我们把元素符号和化学式,分别比作英语中的字母和词汇。这比较清晰地表达了元素符号和分子式之间的关系。化学家正是依照这种思想,把分子式用适当的符号(如+,=)联结而成的句子来表示物质间的化学反应,这好像用词汇组成的语句一样。这样的句子,化学家称之为化学反应方程式。

化学王国的“语句”——方程式 - 会飞的鱼 - 刘振中的博客

   例如,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,可用下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达:2H2O(液)==== 2H2(气)+O2(气)

 个化学方程式,如果用文字来表达,那就是:“2摩尔重36克的液态水分解生成2摩尔重4克的氢气和和1摩尔重32克的氧气”非常繁琐难读。因此,化学中所采用的化学方程式,与元素符号、分子式一样非常简洁明了,而且全世界通用。

 世界上的物质千千万万,它们间的化学反应多种多样。如酒精的分子式为C2H6O,但这个分子式还可以表示另一种物质——甲醚。因此,只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还不能完全表达清楚,化学家采用一种以结构式代替分子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。再如,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,而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,这样,上述的方程式又不能表示,于是化学家就改用一种热化学方程式来正确表达。

 化学王国的“语句”——方程式 - 会飞的鱼 - 刘振中的博客

化学方程式的意义

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简明的表达形式。它从“质”和“量”两个方面表达了化学反应的意义。

(1)“质”的含义 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,生成了什么物质,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。

(2)“量”的含义  从宏观看,表示了各反应物、生成物间的质量比。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,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。从微观看,如果各反应物、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,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、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。例如,化学方程式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H2+O2==点燃== 2H2O

“质”的含义:经点燃,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。

“量”的含义:从宏观看,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,即氢气跟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为1:8,从微观看,氢气、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,因此,这个化学方程式还表示了每2个氢分子跟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了2个水分子。

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

 化学方程式能客观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“质”和“量”的变化及关系。所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不同于数学方程式。化学方程式中的“+”号应读成“和”,不能读成“加”;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间的“=”号,应读成“生成”,不能读成“等于”。

每个方程式都有三种读法,现以2H2O==通电==2H2↑+ O2↑为例说明。

(一)物质读法

上式读作“在通电的条件下,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”,这种读法说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。

(二)粒子读法

上式读作“在通电条件下,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”。这种读法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结构粒子的变化,并反映出粒子个数的比例关系。

(三)数量读法

上式读作“通电时,36份质量的水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”,这种读法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。 

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

 1.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。教材强调指出的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,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,这两点对于初中化学的学生尤为重要。应该使他们认识到无论是物质的化学式或化学反应,都应是客观事实的反映,为他们学习化学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。

  2.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。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核心问题,要引导学生十分明确地认识到,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,绝不是任意拼凑的,它必须准确反映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定量关系。化学方程式要按照质量守恒定律,使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中的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。

化学语言中的“语句”——化学方程式- 会飞的鱼 - 刘振中的博客化学语言中的“语句”——化学方程式- 会飞的鱼 - 刘振中的博客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1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