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成语,就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,约定俗成的,有着特定含义、结构形式固定的词组或短语,其包含了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,富意深刻,生动形象,简炼明了,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。 成语源远流长,多有来历,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长期细致观察,反复认真地琢磨的结晶,有相当一部分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,其中当然也包括化学知识的领域。距今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前,我国祖先开始利用火,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,也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化学变化的开端。从此以后,制陶、冶金、造纸、火药、酿造等一系列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的技术相继出现,在距今四千多年前,人们又创造了中国文字。当时,人们通过偶然接触到的化学变化,逐步了解利用,并在此基础上,创造了相当一部分与化学相关的成语而流传至今。 在此,通俗地介绍了部分成语中涉及的化学知识,并指出成语的含义、出处、用法等,从而揭示中国古代历史上科学与文化的内在联系,确证科学与文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。在编写中参考了刘也《成语科学荟萃》、赵匡华《中国古代化学》及田荷珍《中国古代化学》等书籍。 |
评论